【东征兴宁回顾】莫雄:兴宁农民拿桐油煮粥给林虎部队吃
编者注
本文摘自莫雄《第一次东征亲历记》之“扫荡林虎”章节(见1964年《广东文史资料》第12辑)。标题为本编者所加。
莫雄(1891-1980),广东英德人。毕业于陆军讲武堂,中国同盟会会员,曾任北伐军连长,粤军第四独立旅中校营长、少将旅长、粤军十一师师长等职。1930年随张发奎进行反蒋活动,失败后赋闲在家。莫雄支持共产党的隐秘战线工作,获取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军事围剿的绝密计划,促使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。
赖刚(1902-1975),连平县忠信上壆村人(一说兴宁福兴神光山赖屋人)。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,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秘书、总务处副官、黄埔军校第四、第五期区队长,军校政治部《黄埔潮》编辑,黄埔同学总会干事。1932年在李济深的支持下,与兴宁李安定等成立“革命青年励志团”,以对抗蒋介石的秘密组织“蓝衣社”。李安定被暗杀后,赖刚与李新俊等组织“贯一社”通电反蒋,1936年加入李济深等人的西南政府,曾任新编第3师师长、广西省保安处中将处长等职。

1925年,东征军在兴宁县政府宜楼前集结训话
当三多祝战役击溃洪兆麟部的时候,陈兵兴宁、五华、河源、紫金一带的林虎部队还是完整无缺。林虎拥兵二万余,是陈军中的劲旅。此人有野心,当我军同叶、洪部对垒时,他拥兵自重,作壁上观。据彭智芳告诉我,叶举在淡水作战时,就曾去电林虎请速增援,林虎复电推却。三多祝之战发起前,洪兆麟再去电请援,林虎却连电都没有复。但是,林虎闻悉叶、洪溃败后,马上调动大军集结于河婆、鲤湖、棉湖之线,企图一举消灭我军,进而独霸广东。吴佩孚早已默许保他做广东督军。但是,陈军陈炯光部的一个上尉参谋叫温建刚的,却把林虎阴谋和战斗计划报告给我军。我军进入海丰后,第二师和余鹰扬团,奉命追击叶、洪部残敌,都没有参与进击林虎的主要战斗,其余,黄埔学生军、第四师、陈铭枢旅、张发奎、欧阳驹、冯轶裴等全都参与了这一战役。据我所知,当时也是采取正面突破与迂回突袭相配合的打法。棉湖、鲤湖一战是第一仗,打得非常激烈。当时林军占领了有利阵地,居高临下,发起波浪式的一次又一次密集冲锋,但是都没有冲破斗志昂扬的学生军。学生军的一个营长王俊,曾在阵前被林军俘获,但是学生军随即把他抢了回来,战斗猛烈,可以想见。战斗由朝至暮,学生军终于在仰攻的条件下把林军击溃了。此役林军伤亡惨重,学生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,营连级党代表不少在反复冲杀中英勇牺牲,党代表在这次战斗中身先士卒,起了保证战斗胜利的作用,学生军经这一战也就声名鹊起。林虎在战前还对士兵宣称学生军没有经验,不堪一击呢。
林虎经此一败,原想在河婆继续顽抗。但他的部队从棉湖、鲤湖,向灰寨转进,行径河婆附近时,我方陈铭枢旅已迂回占领了通往河婆的大山隘,于是它便纷纷向右侧大山一面掩护,一面逃窜,经安流退至横陂(五华属)。
当时共产党员李之龙是教导团的营党代表,他连夜率领一部学生军,扮作林虎败军,叫开了五华城门,这样就占领了五华。事后梁世骥告诉我(梁当时在林军中),林部退到横陂后,已探悉学生军一部由安流绕向五华县城前进。当时在前线指挥的刘志陆召集会议,刘志陆判断,五华城尚有黄佩伦的一个团防守,他指出,假若连夜将部队拖往五华,这样就把进攻五华的学生军夹在中间,里外夹攻,将能给学生军以有力打击。会上决定了向五华进发的序列:1.黎生部,2.黄任寰部,而以黄业兴、王定华两部殿后。但是在部队整装待发时,林虎的亲信部将黄业兴、王定华忽持异议,认为林虎本人在兴宁,而兴宁只有一个警卫团和一个卫士排,应该回师兴宁,拱卫“老将”。这样,才又临时改将后队为前队,向兴宁进发。这样,就使得下一次大战的地点不是在五华而在兴宁。
林军主力既集结在兴宁,我大军随即向兴宁挺进。兴宁一战是最后击溃林虎的一战。这一战,又以攻击俯兴宁城的神光山一战最关重要亦最为激烈。这一战斗主要是由陈铭枢旅和张发奎团打的。林虎失掉神光山后就慌忙弃城溃逃。当时人们都笑说林虎残部是沿途拉烂屎逃跑的,因为农民拿桐油煮粥给他们吃。此外沿路农民还到处袭击林部败军,弄得官兵都惊魂失魄。回忆我军所到之处,群众送茶送水,供给情报,打锣、打鼓欢迎,与敌军所受到的待遇,适成强烈对照。此次右翼军能迅速击败在人数上超过我一倍以上的敌人,与群众的支援是分不开的。(关于扫荡林虎材料很大一部分系由赖刚供给的)
(郑桂元整理)